政策法规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政策法规

老干部工作问答之二——干部离退休

作者: 佚名    发布时间:2012/3/8 10:49:00    来源:中共郑州市委老干部局     访问量:(0

二、干部离退休

  12、干部离职休养概念是在哪部文件中首次提出?

  《国务院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78104号)。

  13、老干部的含义是什么?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意见》(组通字〔197840号):老干部的含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目前我们所称的老干部,一般是指建国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符合离休条件的干部。其中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干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干部;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干部;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干部。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干部这个概念所指的对象会逐渐变化,会不断产生新的老干部。

  14、干部离休的条件是什么?

  19824月《国务院关于发布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的通知》(国发〔198262)规定:干部离休的条件是,对建国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老干部,达到离职休养年龄的,实行离职休养的制度。已经退休的干部,符合上述条件的,应当改为离休。

  198212月《劳动人事部关于发布〈贯彻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规定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劳人老〔198210)对上述规定作出解释,可以享受离休待遇的老干部是指:1949930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军队的;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并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在敌占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在东北和个别老解放区,1948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也可以享受离休待遇。

  15、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分哪几个时期?(具体时间规定)

  分为四个时期: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干部(一战时期或称土地革命时期)192171—1927731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干部(二战时期或称红军时期)192781—193776

  (3)抗战时期老干部:193777194592

  抗战前期老干部:193777—19421231

  抗战后期老干部:194311—194592

  (4)解放战争时期老干部:194593—1949930

  16、干部离休年龄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国务院关于发布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的通知》(国发〔198262号)中规定:老干部离休的年龄为:中央、国家机关的部长、副部长,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书记、副书记和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长、市长、主席、副省长、副市长、副主席以及相当职务的干部,正职年满65周岁,副职年满60周岁;中央、国家机关的司局长、副司局长,省市自治区党委部长、副部长和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厅局长、副厅局长,地委书记、副书记和行政公署专员、副专员及相当职务的干部,年满60周岁;其他干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身体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提前离休;确因工作需要,身体又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经任免机关批准,可适当推迟。

  老干部离休,由所在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任免机关批准。

  17、怎样理解建国前干部的参加革命工作时间

  1982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印发〈关于确定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规定〉的通知》(中组发〔198211号)规定:建国前干部的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脱离生产以革命工作为职业,或经我党组织决定,接受党的任务,以公开社会身份为掩护,实际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时间。对于以务农、做工、上学和从事其他职业为主,兼做些革命工作或参加过某些革命活动的,应肯定他们为革命所做的贡献,但不应计算为参加革命工作时间。

  18、确定和更改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9888月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问题座谈会纪要〉和孟连崑同志讲话的通知》(中组发〔198810号)规定,确定和更改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原则上应以本人档案中填写的自传、简历和干审结论作为主要依据,不能只凭本人现在的申请或说明就进行更改。对于本人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填写的材料中没有记载,或虽有记载而本人现在要求改变的,应尽可能从有关证明人的档案和组织上保存的历史资料中加以印证,如证明人的档案和历史资料中无记载或记载与本人现在的说法不符,以及本人提供的证明人无法查找的,一般不能更改其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

  19、怎样理解供给制

  劳人老〔198210号:个人生活部分凡享受以下供给制的,属于供给制:(1)伙食按规定享受小灶、中灶、大灶;(2)服装、棉被等生活用品;(3)极少的普通津贴费。这三项是个人享受供给制的完整概念。凡按当时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同时享受以上三项供给的,方可认定为供给制。实行部分供给、部分工资制的(含包干制)可视为供给制。除此之外,其他支付形式不属于供给制。

  20、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享受供给制待遇(或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和1948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现在是工人的,能办理离休吗?

  19838月《劳动人事部关于贯彻执行劳人老〔198320号文件中一些具体问题的答复》(劳人老〔198334号)规定: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享受供给制待遇(或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和1948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现在是工人的,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办理离休:

  (1)建国前在我党领导下提拔为脱产干部的;

  (2)当干部的时间必须长于当工人的时间(建国前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时间可视为干部工作年限与建国后当干部的时间合并计算);

  (3)不属于因犯错误、受处分而安排当工人的。

  2119491月至9月享受实物薪金制待遇的干部,能办理离休吗?

  19854月《劳动人事部老干部服务局关于19491月至9月享受实物薪金制待遇的干部能否离休问题的复函》(劳人老函〔198515号)规定:按国发〔198262号、劳人老〔198210号文件精神,19491月至9月参加革命工作,享受小米、工资分以及其他实物工资待遇,属于薪金制范畴,不能办理离休。

  22、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享受供给制待遇(或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和1948年底以前参加革命工作并享受薪金制待遇的干部,建国后从军队复员、退伍又参加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劳人老〔198334号: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建国后从军队复员、退伍又参加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不能办理离休。

  23、离退休的国家公务员因违纪被查处的,其待遇问题如何处理?

  人事部对《关于对离退休的国家公务员所犯错误如何追究其政纪责任的函》的复函(2001214日人函〔200127号),对此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国家公务员退休后,因违纪被查处的行政处理及待遇问题

  (1)对国家公务员在任职期间违纪,退休后被查处且需要给予行政处分的,应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处分种类和标准,给予行政处分。但考虑到他们已退出公务员队伍,不是在职国家公务员,因此,可不作处分决定,而按照其所犯错误应受到行政处分的种类,按以下办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应给予记过、记大过行政处分的,按每两年一次增加退休费的标准降低其基本退休金。

  应给予降级处分的,以退休时的级别为基础,降低一个级别后,重新确定其基本退休金。对处分前已经发放的基本退休金不再退回。

  应给予撤职处分的,以退休时所担任的职务为基础撤销一职以上职务,按照规定重新确定相应的职级待遇后,重新确定其基本退休金。并按所受处分降低其相应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对处分前已经发放的基本退休金不再退回。

  对于因违纪应给予开除处分的,一般不再给予开除处分,改为撤职处分,应以退休时的职务为基础,给予撤销三职以上职务的撤职处分,其中对于担任副主任科员以下职务的公务员,给予撤销二职以下职务的处分,撤到最低职务,即办事员职务,按照规定重新确定相应的职级待遇后,重新确定其基本退休金。并按所受处分降低其相应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对处分前已经发放的基本退休金不再退回。

  (2)对于国家公务员退休后,犯有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泄密、贪污、受贿等严重问题,但尚不够给予行政、刑事处罚的,按照其错误程度应受到行政处分的种类,给予行政处理。

  对于其错误程度达到在职公务员受记过、记大过行政处分的,按每两年一次增加退休费的标准降低其基本退休金。

  对于其错误程度达到在职公务员受降级以上处分的,均按每两年一次增加退休费的标准降低其基本退休金,再以降低后的基本退休金为基数,按不同比例减发基本退休金。对于其错误程度达到在职公务员受降级处分的,减发其基本退休金的5%。对于其错误程度达到在职公务员受撤职行政处分的,减发其基本退休金的10%,并按所受处分降低其相应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对于其错误程度达到在职公务员受开除处分的,减发其基本退休金的15%,并按降低三职以上职务,降低其相应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二)国家公务员退休后,因违法被查处的行政处理及待遇问题

  (1)对于被劳动教养、治安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强制收容教育、强制戒毒、羁押、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缓刑的,停发基本退休金,其受行政、刑事处罚期间的生活费按照《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处理意见的复函》(人函〔1999177号)办理。

  (2)退休的公务员在任职期间或退休后触犯刑律,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自判处之日的下月起取消其退休费和其他退休待遇。

  24、退休干部失踪后,退休待遇如何处理?

  20002月《人事部办公厅关于退休干部失踪后待遇如何处理问题的复函》(人办函〔200018)规定: 退休人员失踪、下落不明在6个月以内的,其退休费照发;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暂时停止享受退休待遇。宣告死亡的,其抚恤金发放标准以停止享受退休待遇时的退休费为基数。

  25、离休干部受刑事处分后,可否恢复享受离休干部待遇?

  不能。

  26、干部退休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国家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退休。

  (1)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2)丧失工作能力的。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1)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2)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3)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27、符合哪些条件的干部可以退职?

  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或经组织批准脱离工作岗位,又不具备退休条件的干部,应当退职。

最新评论